苏电新闻
美育润心丨“中国好人”金驹带领我校学子共赏永不凋零的“花”
2025年03月26日 17:49  点击:[]

  3月23日,智能制造学院邀请“中国好人”金驹共赴里运河文化长廊,开展美育润心主题研学活动。活动依托历史讲解、文化体验、阅读分享等形式,助力青年学子感悟传统文化魅力,厚植家国情怀。

  从清江浦记忆谈文化传承,共赏非遗文化之“花”

  在清江浦记忆馆内,金驹以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还原了清江浦开埠600年的辉煌历史。从陈瑄开河群雕到微缩古城模型,从“南船北马”场景到淮安庙会盛况,让大家透过文物与光影,直观感受明清时期运河之都的繁荣气象‌。金驹带领同学们漫步青石板路,结合老字号店铺、古码头遗址,讲述淮安非遗文化魅力。同学们通过观赏永不凋零的“花”、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绢花,深刻体验到非遗文化传承和赓续文化血脉的重要性。

  从运河历史谈网络热点,共赏运河古街之“花”‌‌

  沿着既古老又网红的花街,金驹和同学们一起游览沿街风貌。行至喜马拉雅˙淮安运河书房,金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阅读作家徐则臣的《北上》,启发同学们从文学视角探讨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。学生代表耿庆欢表示马奶奶的炸油墩子、邵星池擅长的长鱼面、刘玉玲卖的绿豆糕等书中细节不仅是真实生活的呈现,更是包容、互助、生生不息的运河精神的象征。金驹强调,运河和花街不仅是历史的载体,更是创新表达的舞台‌。活动中,金驹还以自身获评“中国好人”的公益历程为例,向同学们诠释“快乐志愿,随手公益”的理念,呼吁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文化保护与社会服务。

  从“四张名片”谈同心共识,共浇民族团结进步之“花”

  华灯初上,金驹在夜色下的里运河畔向研学团介绍淮安“伟人故里、运河之都、美食之都、文化名城”四张城市名片的内涵,淮安的“包容、开放”是几位来自外地的大一同学的最深刻感受。维吾尔族学生伊力扎提˙艾则孜表示,“融南汇北,水润淮安”的淮安印象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,也激发了自己保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责任感。金驹表示,以后要多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走近年轻人,也希望各民族同学能够像蒲公英一样,把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带到祖国各地。

  (作者:罗正翠 单位:智能制造学院 编辑:谢冰莹)



版权所有@澳门49个号码  | 地址: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东路3号 | 联系方式:0517-83808080(招生热线);0517-83808088(党政办公室) 

苏ICP备09021071-2号  |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38号